机制砂因所用原材料的成分与石质、生产设备、工艺等因素影响,会在粒形、级配、坚固性、石粉含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由于机制砂的颗粒级配、针片状含量、石粉含量、泥块含量这些指标可以在生产过程中通过改变设备和工艺参数来调整和控制。合理的破碎整形设备与配套工艺确保粒形和级配良好。
目前,国内机制砂生产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生产的机制砂,其级配、细度模数均可做到优于天然砂,粒形也可以与天然砂相似。再一种是利用各种尾矿附带生产或产生的,这是目前机制砂的主体,多数是生产碎石后的石屑经过简单加工筛分或直接利用。利用石屑制成的机制砂很多,一些级配或粒形不合格的石屑作细骨料,使用结果是和易性很差,强度也不高,由此有人就认为机制砂不行比不上天然砂,这是一种误解。机制砂与天然砂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其多项指标都是要控制和可控的,所以只要生产工艺先进合理,严格控制,就可以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机制砂。
一、注意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
石粉与天然砂中的泥成分不同、粒径分布不同、形态不同、在混凝土中所起到的作用亦不同。石粉在机制砂的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适量的石粉在机制砂中的作用是有益的。在混凝土中适量的石粉可以起到充填作用,有利于机制砂混凝土强度提高,但不同强度等级机制砂混凝土对应最佳石粉含量不同。石粉完整的微级配、粗糙的表面在混凝土的界面起到很好的填充效应、晶核效应、活性效应、保水效应和润滑效应。它使浆体密实,孔隙率减小,使水化物结晶颗粒尺寸变小,取向程度下降,降低了骨料周围浆体的实际水灰比,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另外,机制砂石粉含量增大,机制砂混凝土的渗透系数逐渐减小,增加水泥石的密实性。
二、转换观念,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
机制砂的特性决定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应与天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有所不同,用机制砂的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人员必须要转换观念,必须认识到其差异性,从而调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